栏目分类

热点资讯
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网上平台买足球 > 新闻动态 >

2025年开年宏观展望:面临挑战但或更乐观

发布日期:2025-04-18 08:03    点击次数:196

2025年中国经济展望校准

从开年以来经济与政策运行情况来看,我们认为2025年中国经济面临挑战,但或可更加乐观。

1.“抢出口”效应有望延长。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的关税政策,对中国更偏“渐进式”,中国应对也有据有节,留有余地。美国彼得森经济研究所(PIIE)最新估算,对华加征10%、对墨加加征25%关税,仅拖累中国2025年GDP 0.16%。2018年以来,美国进口商品价格整体上涨12.7%,而从中国进口商品价格仅上涨0.3%。中国凭借较低价格、较低加征税率,仍具竞争优势,有缓冲空间。

2.产能周期有望更快触底回升。2021年起中国制造业投资快速扩张已4年,新增产能不断投放,逐步拉低企业产能利用水平。2024年得益于出口高景气和设备更新等政策发力,产能周期已现企稳迹象。若2025年能推出新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通过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引导、行业层面配额协调等方式协调产能投放,完全有望更快促进工业品价格回升、提振企业盈利。

3.高技术产业弯道超车信心增强。DeepSeek展现了以低算力成本复现最先进模型的可能,使得原本认为美国在AI领域拥有绝对领导力的竞争格局变得更加扑朔迷离。这意味着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“卡脖子”战略未必能够全然奏效,中国可能弯道超车,甚至成为旗鼓相当的竞争者,这将大大提振企业家信心和市场情绪。

4.宏观政策有定力、有预案、有共识。有定力:高质量发展路线清晰,贸易摩擦应对有据有节。有预案:政策部署积极有为,不太可能再出现类似去年三季度增长动能突然断档的情况。有共识:对中国经济主要矛盾有清醒认知,春节后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,研究提振消费有关工作、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政策措施、审议通过《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》。

开年中国经济监测

生产:1月制造业PMI回落幅度大于此前可比年份,反映制造业景气程度有所放缓。

地产:年初新房销售维持韧性。

消费:春节假期消费弱修复,电影票房和以旧换新成结构亮点,价的回暖仍有空间。

复工:建筑工地节后开复工率、劳务上工率均处于近5年偏低位置,复工客流增速弱于春节前返乡客流增速。

促消费的着力点

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对居民消费超额拉动约3000亿元,财政补贴对社零口径消费金额的撬动在1.8倍左右。预计以旧换新政策对2025年社零同比增速的拉动在1.3~2.7个百分点。消费补贴可能扩围。

房地产的新变化

除需继续观察地产销售恢复的持续性外,止跌回稳的一大堵点在于,房企资金压力较大,账面资金持续消耗,境内外债券、ABS及股权等非银融资仍然艰难,2025年房企债券偿还压力也将加大。万科风波如何演绎具有重要信号意义。

外贸冲击的预期差

据PIIE测算,特朗普对中国加征10%关税、对加墨加征25%关税,对中国2025年GDP的拖累约为0.16个百分点。特朗普2.0关税政策从上一任期的“先谈再打”转向“先打再谈”,且中国成为加征税率的洼地,使“抢出口”节奏演化更为复杂。中国反制措施目前较为克制,为谈判留有余地。

物价回升的新迹象

去年四季度,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平减指数由负转正,对整体物价水平起到了关键支撑。今年1月服务价格中旅游和家庭服务价格强于历史可比年份。2024年产能周期已现企稳迹象,电气机械等行业已放缓投资,2025年若有新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持,有望使产能周期提前触底,实现工业品价格回升。

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“钟正生经济分析”。

举报 文章作者

平安首经团队

相关阅读 政策合力促增收惠民生,六部委详解提振消费专项行动

支持各地区因地制宜探索务实举措,加快形成促进消费增长的强大政策合力。

317 昨天 22:00 发布会纪要丨促消费文件首提稳股市、稳楼市,将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扩大消费专门文件

将组织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;促进“人工智能+消费”;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实过程中,及时查处虚假交易、重复申领、一机多卖等违规行为。

61 昨天 18:51 大V聚焦两会后政策发力方向与市场新动能 | 一财号每周思想荟(第9期)

本周一财大V聚焦解读两会后政策发力方向与市场新动能。热议集中在消费提振、民生改革与科技产业布局等方面。 具体来看,多位大V关注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提到的促消费政策加码,CPI目标从3%下调至2%引发深度解读,有大V分析认为此举意在激活内需。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改革被一些大V视为超预期举措,有望优化收入结构,增强消费信心。大V对科技领域关注度显著提升,长期资本赋能硬科技成为共识。在发展未来产业的方面,有大V认为或可通过“投早、投小、投长期”加速AI、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落地。“AI+消费”被大V多次提及,他们认为人形机器人、AI医疗与教育等应用方向亦或成新增长点。 📊宏观慧眼 ————​​​​​​​ 李迅雷(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): 过去CPI设定为3%是控制目标,现在2%是我们要奋斗的目标,意义是不一样的。要让物价合理回升,那就应该要扩内需、促消费。所以今年的在促消费方面的力度会比较大。 解运亮(信达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):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一项超预期的改革举措,即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改革,对于广大中低收入群体是利好,有利于形成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预期,从根本上提振消费。 杨德龙(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): “AI+消费”是未来拉动消费的重要方面。人形机器人是“AI+消费”较好的应用场景。 📈市场点金 ———— 齐晓飞(中国人保集团董事会办公室主管): 全球经验显示,原始创新等基础性研究需要大量的资金。保险资金、养老资金等长期资本具有天然契合性,更有利于赋能科技产业发展,促进AI+、量子科技、生物制造等产业生态新变化。 🌐海外观察 ———— 洪灏(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): 目前来看,美国多变且相互矛盾的政策使得美元难以显著走强。我认为美元将进入一个走弱阶段。 扫描下方二维码 看更多大V新锐观点

39 03-14 12:44 春雨无声:经济“积极”线索

37 03-12 09:44 郑良海:积极有为、宁早勿晚|大V看两会

先立后破也是新旧动能再平衡过程,有利于经济的恢复性增长。

23 03-08 14:24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网上平台买足球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Powered by站群